
随着《堡垒之夜》和《罗布乐思》等游戏对设备内存需求的提升,引发了关于小内存设备逐渐被淘汰的讨论。天风国际分析师最新爆料称,iPhone 17系列将配备高达12GB的运行内存,相较于iPhone 16系列提升了50%。而在安卓阵营,旗舰手机的内存竞争更为激烈,已经普遍采用了12GB和16GB的内存配置,部分领先厂商甚至推出了搭载24GB内存的机型。尽管目前搭载24GB内存的手机尚未普及,但这一趋势已初露端倪。
许多网友反映,不论安卓手机的内存多大,开机后内存占用率便达到一半左右。雷科技进行的测试也显示,即使拥有16GB内存的安卓手机,在同时运行多个应用后,剩余可用内存也会迅速减少。这是基于安卓系统继承自Linux内核的特性,通过充分利用物理内存来提高应用启动和切换速度。这一现象引发了许多网友对大运存实际价值的质疑。
在知乎上,有网友反馈称iPhone的4GB运存在面对多个内存占用较大的应用时显得捉襟见肘。尽管苹果的墓碑机制能够减少应用进程冻结的情况,但在应用启动时仍需要观看开屏动画。随着端侧AI大模型的应用普及,对内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手机厂商开始提高手机的内存配置。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搭载24GB内存的手机,如一加13、REDMI K70至尊版等。主流厂商的顶级旗舰产品也计划跟进。这一趋势不仅是为了适应AI大模型的需求,也与App功能的膨胀有关。国内App功能丰富度极高,大型游戏和应用的运行需要更多的内存支持。采用24GB内存后,旗舰手机在运行大型游戏或挂载多个应用时将会更加流畅。
尽管价格因素限制了部分消费者对大运存手机的购买欲望,但在AI时代的大趋势下,这也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与此关于普及所带来的隐私保护与响应速度提升的讨论也在持续。行业已经对此做出了一定的准备,如软件更新过程中的并行操作等。价格问题仍是阻碍普及的主要难题。尽管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购买更高配置的机型,但高昂的价格仍然令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AI企业对内存需求的提升也导致手机运行内存价格不断上涨,给手机厂商带来了更大的成本压力。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保持合理的价格。这样才能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虽然面临价格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未来的手机将会更加流畅、高效,具备更强的性能处理能力,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我们也期待更多厂商在技术创新的能够兼顾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