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刻世界谈】品赏玉石雕之“四君子”中的菊花
提及花中的“四君子”,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四种花卉所承载的传统文化象征,常用来赞颂品德高尚的贤士。梅,傲雪凌霜,是高洁的志士的象征;兰,深谷幽香,代表着世间的贤达;竹,清雅淡泊,如同谦谦君子。而今天我们要深入探索的是其中的菊花——凌霜飘逸,宛若世外隐士。
在之前的探讨中,我们已经领略了梅花、翠竹和幽兰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玉雕的世界,欣赏菊花在其中的独特之美。若说兰花因其雕刻的难度而更显珍贵,那么菊花在玉雕中的展现则更为非凡。其花瓣潇洒的绽放姿态,不仅考验着玉雕师技艺,更因其深具特色的文化含义而倍显珍贵。
一谈及菊花,我总会想起童年时期上学路上的那些小花。金黄的菊花在路边的矮崖和草丛中点缀,朝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美丽。有时会忍不住采摘几朵,带入学校,虽然它们没有浓郁的芬芳,但却能点缀书香。那熟悉的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肝明目的功效。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在父亲的盆景中发现了几盆碗口大的菊花,色彩丰富,它们在秋风中肆意绽放,香气扑鼻。我兴奋地向父亲询问这是什么花,父亲告诉我这是菊花。那时我尚未知晓菊花是君子之花,但那次的印象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当我们赞美一件事物时,如今常常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如“美”、“漂亮”、“好看”等。这样的表达有时让人感觉少了些耐人寻味的意味。若要用文言诗词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或赞美,我想借用古代诗人的诗句最能传达深情。
如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中所写:“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虽然没有直接赞美菊花的美艳,但读来却令人不禁想一睹其芳容。那种魅力究竟是什么?令作者沉醉赏菊而忘记了时间流逝。
从古至今,菊花在文人墨客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战国时期的屈原到唐代的孟浩然、白居易等诗人,他们对菊花都有着独特的情感。这些美妙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追求。如今我们读来,或许会觉得自己有些俗气,但这并非因为我们缺乏美感,而是因为我们远离了古人的那种雅致太久。雅与俗本共生、念之间转换。即使生活在喧嚣尘世中,我们依然可以追求那份优雅的生活。岁月流转,儿孙绕膝之时,提及菊花,或许我们能感受到那份隐逸迎寒的品质与生活真谛。而这正是我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永恒追求。文/墨三审/文先生改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