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TN-S系统在农村鱼塘供电中的重复接地应用分析与改造实践探索

TN-S系统在农村鱼塘供电中的重复接地应用分析与改造实践探索

顺德地区的鱼塘在使用TT系统进行电力供应时,常常因为环境问题导致漏电保护出现误动作,扩大了停电范围,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一现象主要源于TT系统的漏电保护采取了二级保护模式,即漏电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护。由于鱼塘的供电线路长、用户众多,当发生漏电故障时,末级保护往往失效,导致总保护误动作,停电范围因此扩大。

针对这种情况,顺德供电局在部分台区的供电中采用了TT系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农村鱼塘用户的供电需求高,若处理不及时或抢修时间长,将给用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并可能引发供用电企业的矛盾。停电范围的扩大也增加了故障查找的难度,延长了送电时间,加大了抢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提高鱼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减轻抢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我们正计划将鱼塘台区的TT系统升级为TN-C系统。

那么,TT系统和TN-C系统之间有何不同呢?

主要在于两者的工作接地方式存在明显差异。TT系统是将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而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则通过独立的接地线与电力系统接地点相连。而TN-C系统则将变压器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其独特之处在于整个系统中性线与保护线合一(PEN),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部分通过保护线与PEN线相连,同时PEN线会进行重复接地。

TN-C系统中重复接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降低PEN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时的危险性,同时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当用电设备发生漏电接地时,重复接地能够减小接地N线的阻抗,增大短路电流,从而迅速触发保护装置,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在漏电保护开关的安装方面,TT系统需要配置漏电的总保护和末级保护,而TN-C系统则主要配置末级保护。这是因为TN-C系统的漏电保护主要通过用户的漏电开关来实现,供电部门的开关无需具备漏电保护功能。

对于鱼塘台区而言,采用TN-C系统相较于TT系统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避免了越级跳闸的问题,还提高了用电安全。尽管TN-C系统的初始投资略有增加,但日常的检査和维护工作更为重要,需定期检查零线、接地线、重复接地等。

改造过程包括完成台区改造入库、立项注意事项、实际台区改造、检测接地电阻、更换或维修原有开关、向用户发放通知等步骤。初步改造效果显示,采用TN-C系统后,鱼塘台区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非故障用户不再受到停电的影响,故障用户也能及时断电并找出原因。这一改进得到了用户的普遍好评,同时也使供电所的工作更加高效。


TN-S系统在农村鱼塘供电中的重复接地应用分析与改造实践探索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