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资深之鉴:自恋领域中的老姜之辣研究

资深之鉴:自恋领域中的老姜之辣研究

当人们伴随年龄增长,周围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声音:“好久没听过新歌了”,“现在的玛丽苏/杰克苏电视剧还值不值得一看?”或是“真的都这样吗,xx后的年轻人?”这些声音似乎反映出新一代年轻人的心态和审美与我们有差异,我们也开始对他们所追捧的明星和流行文化感到陌生。过去曾给90后打上“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标签,但随时间推移,特别是加入996大军后,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就自恋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综合了六项研究的数据,涉及747名年龄在13至77岁之间的参与者,探讨了自恋特质如何随时间流逝而变化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异。他们通过任性、过度敏感和自主感三个指标来衡量个体的自恋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消极形式的自恋,例如任性和过度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相反,个体对生活掌控感的积极感受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这种积极的自恋增长趋势引人注意。研究论文的作者威廉乔皮克表示,经历挫折或重大事件后,个体的自恋状态变化最为迅速,尤其是在中年时期。

有趣的是,尽管通常认为自恋是一种单一的人格特质,但这项研究表明自主性可能是独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和行动感到更有掌控力,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乔皮克指出:“随着我们的成长,生活经历、工作和人际关系会改变我们的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人们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最为自恋,但到了七十多岁就变得最不自恋。这与普遍看法相悖,即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前的几代人更自恋,包括婴儿潮一代。实际上,根据这项研究,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并不比以前的年轻人更自恋。

也存在一些极端情况,即有人可能一生都保持高度自恋。虽然大多数人的自恋特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但总有一些人似乎始终无法摆脱这种特质。由于该研究主要关注的文化和代际背景是特定的,因此其结论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地区和文化背景。

针对年轻人自恋现象的研究也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恋人格与自拍行为和积极情绪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也与攻击行为存在显著关联。我们应该注意区分适度自恋和过度自恋之间的差别,因为适度的自我欣赏是正常的心理健康表现,而过度的自恋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希望这些研究能够挑战社会上关于年轻人是否更自恋的误解和刻板印象,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差异和共性。


资深之鉴:自恋领域中的老姜之辣研究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