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封神演义》中阐教的正义之路:为何其行为令人反感?解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封神演义》中阐教的正义之路:为何其行为令人反感?解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阐教与截教的纷争源于封神之战,表面上是对商周两朝的争斗,实质上则是两教之间的较量。在这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阐教的姜子牙率弟子助西岐对抗殷商,而截教众多弟子则投身殷商阵营。尽管阐教自称正义之师,但其某些行为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

一、之不义

哪吒虽为阐教弟子,却多次展现出不明事理的行为。他在东海龙宫大闹一场,打死龙宫的三太子敖丙和巡海夜叉,且得到了其师父太乙真人的庇护。当东海龙王与石矶娘娘发生冲突时,太乙真人与元始天尊都站在哪吒一边,似乎完全不考虑道义。这样的行为让人质疑阐教的道义原则。

二、冷酷无情之手段

阐教与截教的收徒理念迥异,阐教门人有时对截教门人表现出蔑视,但在战场上又往往不敌。在战斗中,阐教门人所展现的手段极为冷酷无情,不仅对外人如此,对自己人也毫不留情。例如在十绝阵中,元始天尊为了取胜,不惜牺牲门下弟子去破阵。这种行径让人觉得阐教只看重结果,忽视人情道义。

三、宝物的霸占与不还

封神世界中,仙妖等者失去法宝往往难以挽回。赵公明失去了法宝缚龙索和定海珠,然而燃灯道人却将定海珠视为自己证道的宝物,拒绝归还。这种对宝物的霸占与不还的行为显示了燃灯道人的霸道,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

四、善用偷袭之策略

阐教虽自称正宗大教,但在实战中却常常采用偷袭的策略。无论是面对羽翼仙、罗宣还是金灵圣母,阐教门人总是善于运用战术。燃灯道人更是多次使用偷袭的手段。虽然这种策略取得了胜利,但却让人对阐教的道义产生质疑。

五、对待敌人的不人道行为

杨戬作为阐教三代门人中智勇双全的角色,却展现了残杀老人的行为。他为了击败张奎,故意被擒拿,然后利用变化之能杀死张奎的母亲。这种行为虽然赢得了战争,但却让人对阐教的道德标准产生质疑。

尽管阐教在封神之战中自称正义之师,但其上述种种行为却令人难以认同。无论是之不义、手段之冷酷无情、宝物的霸占与不还、善用偷袭之策略还是对待敌人的不人道行为,都让人感受到阐教的不光明磊落。这些行为也让人对阐教所谓的正义产生质疑,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感情绪。


《封神演义》中阐教的正义之路:为何其行为令人反感?解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