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由于“双控”从8月底开始实施,导致以煤炭为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短暂的疯狂上涨,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至10月中旬。在此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价格,这些措施初见成效在10月初。尽管如此,煤炭价格始终在持续上涨。
这种煤炭价格的上涨对其他以煤炭为原料的大宗商品及化学品价格产生了连锁反应,如电石、PVC、乙炔、煤焦化、磷化工等相关产品。特别是在10月中旬前后,采取了罕见的价格管控措施,导致煤炭价格开始下跌。
图表1展示了近期动力煤价格走势,短短半个月内,价格迅速下跌。这一良好控制也带来了相关联产品的价格回落,如电石、焦炭、PVC等价格相继大幅下跌。
图表2和图表3分别展示了电石和PVC的价格走势及跌幅。这些化工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令人关注。
对煤炭价格的干预时机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煤炭价格失控,可能会导致北方供暖成本的上涨,以及以煤炭为燃料和原料的工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些成本增长最终可能会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对民生安定团结产生严重影响。
最终,煤炭价格受到限价手段的调控,这充分展示了对大宗商品价格管控的深度和执行力。大部分大宗商品交易是在市场自平衡的供需机制下进行的。但当市场出现失衡时,通过干预来确保市场的稳定。
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内,在50多个大宗化工品中,下跌的化工品超过170个。其中,动力煤的月度跌幅超过44%,煤炭相关产品的跌幅也十分显著。其他以煤炭为次要能源或原料的产品,如电石、PVC等,也经历了较大的跌幅。
表1详细展示了近一个月内出现下跌的大宗化工品的涨跌幅统计。这一轮因调控带来的煤炭价格暴跌,将会在短时间内带动下游化工品的价格暴跌。长期来看,将对整个化工行业的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若煤炭在短期内跌至控价要求的水平,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届时,部分化工品的价格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也需要综合考虑下游产品的供需现状,如果下游需求稳定,那么价格调整可能会趋于平稳。
虽然原油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作为煤炭储量丰富的,煤炭价格的波动对化工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其价格波动必然对全球能源结构产生影响。以上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免责声明: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