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居民来说,每年的梅雨季节、三伏天和三九天无疑是最难熬的时间段。特别是梅雨季节,通常在六月中旬开始,至七月上旬结束。随后便进入炎炎夏日最热的阶段。而到了冬季,湿冷的三九天更是让人难以抵挡寒冷。
去年,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在出梅后立刻迎来了初伏的酷热。身在湖南的我深有体会,虽然初伏已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但真正的酷暑高峰却出现在三伏天的中伏阶段。如今天气变化莫测,去年,湖南、四川等部分地区甚至在出伏之后还出现了超过四十度的高温天气。
最近,关于入梅时间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已经正式宣布了今年的入梅时间,定于六月七日。
浙江作为最早宣布入梅的地区,于六月六日中午发布了相关消息。随后,上海和安徽也相继宣布将在同一天入梅。今年的入梅时间呈现出了两大特点:
一、今年入梅时间偏早。虽然浙江历年都是最先宣布入梅的,但通常的入梅时间是在六月九日左右。今年提前两天宣布入梅显示出气候稍有异常。通常上海和安徽等地要等到六月中下旬才会宣布入梅的消息,今年却提前了十几天。
二、入梅后的雨水较多。据上海天气预报显示,从六月七日至十二日,每天都会迎来降雨,其中七日和八日的雨量尤为显著。虽然十三日天气多云,但十五日之后新一轮的雨水又将来临。入梅后的上海以阴雨天气为主,杭州的天气也大致如此。相较之下,安徽的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七日至九日,影响的主要城市包括合肥、安庆等地。
随着这些地区宣布入梅,意味着接下来将迎来一段高温高湿的天气。居民们最为关心的出梅时间也备受关注。预计今年的出梅时间将在七月十三日前后。按照传统说法,“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会出梅。而今年小暑的时间是七月七日,推算出的第一个未日便是七月十三日。
虽然预计出梅时间大致如此,但有时出梅时间会有所延迟,因此具体出梅时间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出梅后,盛夏高温季节就会来临。而出梅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连续五天或五天以上没有下雨,中间有一两天下雨则不算出梅;二是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度以上。根据最近上海入梅的天气情况来看,气温还在22度至25度之间徘徊,尚未达到出梅的标准。
长江中下游地区已陆续开始入梅,预计将在七月十三日前后出梅,但仍需满足出梅标准才算正式出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