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关注点也在逐渐转移,不再单纯关注手机本身的特性,而是深入到芯片能效比这一新的领域。这一转变反映了用户对产品实际使用表现的重视,其中,骁龙888的表现对大众心态的转变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星的5nm工艺与高通在芯片制造上的尝试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骁龙888在能效方面存在明显的退步,其功耗超出了许多手机散热系统的承受范围。这也让人们意识到,即便是顶尖的旗舰芯片,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可能表现不如中端芯片。评价芯片性能的关键指标已经转变为能效比。
随着我们关注点的变化,我们逐渐意识到芯片能效差距的存在,使得高通骁龙系列和苹果A系列芯片之间的差异愈发显著。以骁龙8Gen1为例,其在CPU能效上与苹果A系列的差距已经远超过两代。那么问题出现了,苹果A系列是从何时开始逐渐超越高通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不仅能帮助我们重新评估安卓设备的性能潜力,也能更清晰地理解iPhone的性能优势。
回溯到骁龙835的时代,当时其对标的是苹果的A10芯片。虽然两者在GPU性能上差距并不明显,但在持续性能释放能力方面,骁龙835表现得更为出色。这显示出其强大的性能表现并非一时之优势。不可否认的是,骁龙835之所以能超越A10,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工艺制程上获得了优势。当时,骁龙835采用了先进的10nm工艺,相比之下,A10使用的16nm工艺较为传统,这使得骁龙在功耗控制上表现更优秀。
而在骁龙855的时代,其同期对标的是苹果的A12芯片。此时双方都采用了台积电的7nm工艺,开始真正比拼架构的先进性。在这一背景下,苹果A系列的先进架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具体来说,在性能方面,A12的单核性能已经远超骁龙855,流畅度有明显优势。而在GPU性能方面,A12也表现出了领先的态势。
真正拉大双方差距的是骁龙888和A14这一代。苹果选择了台积电代工的5nm工艺,而高通则选择了三星代工的5nm工艺。由于工艺上的差异,导致双方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数据显示,骁龙888在能效方面的表现相当于骁龙865的94.8%,而A14则相当于骁龙865的125.8%,差距明显加大。最新的骁龙8Gen1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我认为苹果A系列芯片从A12开始逐渐展现出对高通的领先态势,而A14则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优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骁龙8+回归台积电工艺,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对于这一趋势,你怎么看呢?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