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悬挂系统中,双叉臂与多连杆悬挂作为常见的类型,经常被高级别车型所青睐,如4、5连杆等。长久以来,关于双叉臂和多连杆谁更优秀的争论从未停止。一些观点认为双叉臂悬挂更胜一筹,因为许多运动车型甚至超跑都采用这种悬挂;而另一些则认为多连杆更为出色,因为它在顶级豪车中广泛应用。
双叉臂和多连杆悬挂的优劣并非绝对。有人认为双叉臂悬挂适合运动型车辆,而多连杆悬挂则更显舒适。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相对的解读。以劳斯莱斯古思特为例,它前后均采用双叉臂悬挂,而跑车魅影则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组合。实际上,多连杆悬挂可视为双叉臂悬挂的一种变体。
为何我们使用“真·双叉臂”这一术语?这是因为现今市场上存在许多双叉臂悬挂的变种。例如,丰田称之为双叉臂,而奥迪则命名为5连杆。真·双叉臂悬挂指的是最原始、纯粹的双叉臂结构,与经过变形的双叉臂悬挂存在显著差异。
就双叉臂悬挂的命名而言,它是随着汽车技术的演进而来的。汽车零部件的命名大多源自舶来品,双叉臂悬挂也不例外。在上世纪90年代的汽车教材中,我们可能见到的是“双摇臂悬挂”这样的命名。
关于真·双叉臂悬挂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其是最标准、最原始的双叉臂形式。判断是否为真·双叉臂悬挂的一个典型方法是观察其上下两组臂是否保持平行并与羊角连接。上图中的结构正是典型的双叉臂悬挂。
随着悬挂技术的发展,原始的双叉臂结构逐渐演变。由于上下叉状摆臂平行且横置,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够灵活,于是出现了将上下叉状摆臂拆分的想法。拆分后的结构形成了4连杆,再加上转向拉杆便构成了5连杆悬挂。
对于后5连杆悬挂而言,其结构原理与前述相似,只是将转向拉杆替换为平衡杆。尽管这种演变后的悬挂与真·双叉臂在外观上有所差异,但其核心原理仍相似。无论是真·双叉臂还是演变的5连杆悬挂,其羊角形状均相似。
那么为什么许多运动车型和超跑都选择使用双叉臂悬挂呢?原因在于其上下两组摆臂的平行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轻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变化。相比其他结构,双叉臂悬挂更能保持车轮的稳定性。
虽然真·双叉臂对空间要求较高且成本相对较高,但其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稳定性。而演变的5连杆虽然布局更灵活且成本可能较低,但球节和转向节的复杂性也可能增加簧下质量和成本。在追求极致性能的车型中,如性能车和超跑等,大多仍选择使用结构最原始的双叉臂悬挂。
无论是双叉臂还是多连杆悬挂,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车辆稳定性。并非说5连杆一定比双叉臂更高级,而是要根据具体车型和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悬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