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有同感于昨晚村西老王提及的英语之益处。
一、英语:形象文字的魅力
以“eye”为例,它形象地描绘了眼睛的形状,与人的脸部轮廓相契合。26个字母的组合,能衍生出无数新的词汇。
每逢新生事物问世,都会伴随着一个新的字母组合为其命名。例如,2019年的covid便是一个因新冠状病毒而产生的新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与此不同的是,中文通过现有字来描绘新事物,如新冠状病毒,虽然它是中文词汇,但并非创造新字来指代。
中文的词汇体系限制了新字的创造。若再有新的冠状病毒出现,我们无法简单地为其起名为“新新冠状病毒”。而英语通过简单的单词便能准确表达,如covid般简洁明了。
新概念、新事物在英语中总能找到对应的词汇,这使语言更加精确,减少了歧义的可能性。
据统计,要达到无障碍的英语阅读水平,需要掌握约一万个单词。
二、英语的动态发展:新词的不断涌现
英语的特性之一是随着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新的单词产生,这展现了其强大的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汉字的总数量相对稳定。当新事物出现时,我们并不会创造新的汉字来描述它,而是通过组合现有汉字来表达。
常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统计显示,一千个常用字能覆盖大部分书面资料的内容,而三千个字则能满足几乎所有需求。
在电脑出现之前,我们并没有“电脑”这个词,但当外国出现computer后,因其功能与人的大脑相似,我们便将其翻译为“电脑”或“计算机”。
三、英语的精确性
有人认为英语精确,这主要体现在时态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中文并没有时态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时间表达上的精确性。人们习惯了这种语言特性,可能并未意识到其中的差异。
使用精确语言的论文更受青睐。事实上,世界上约95%的论文都是用英语书写的。相比之下,用中文撰写的论文往往仅在内部流传。
四、英语:易于入门的语言艺术
从难易程度来看,英语作为表音表义的文字,只要会说话、会发音,便可以开始阅读并猜测单词的意思。
能说英语的人通常能识别英文单词。而中文是表意不表音的文字,即使知道发音,也难以识别汉字。
这大大增加了中文识字的难度。例如,“Biangbiang面”中的“Biang”字至今仍未有确切的书写方式。由此可见中文的创造能力有限。
相较于英文知识分子能轻易创造新词来代表新事物,中文知识分子更擅长于识字而非创造。
从小培养语言能力对中文学习至关重要,否则可能面临无法识字的困境。过去的老一代人中,文盲众多。有些人虽然会说话,但却不识字,拿书时甚至会拿颠倒,这种假装识字的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