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国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当江南的花海已经盛开时,这里依旧被白雪覆盖。尽管冰雪依旧,春风依然带着细雨滋润着大地。北国的春天也拥有瞬息万变的魅力,也许就在一夜之间,随着江河的解冻声,春天便悄然降临。
随着冬天的离去和春天的到来,冰雪开始融化。北方的江河如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等经历了一冬的沉寂后,即将苏醒。有一种俗语说,如果清明在阴历二月,江水便会在清明前开;如果在三月,则会在清明后开。无论何种情况,在清明前后的某一天,平静的江面会突然裂开,随着巨大的声响,春天的新生便展现出它的美丽!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气温上升,江河的开江过程还分为“文开江”与“武开江”。当气温逐渐升高时,冰块会随水流慢慢移动,江水与冰共舞,形成独特的景色。但如果气温急剧上升,冰块会迅速破裂、互相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站在江边,仍能感受到一丝寒意。此时的游人不如深冬或盛夏时众多。仔细聆听,可以听到流水与冰块的交融声,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冬春交替的秘密。沿着江岸望去,两座铁路桥新旧交错,横卧江面。从桥上俯瞰,一幅动静结合的水墨画卷展现在眼前。在阳光的照耀下,南岸的水流细腻如丝,北岸的冰块晶莹剔透,仿佛散发出钻石般的光芒。
无论是江还是河,冰消雪融都是春天的信使。历代的文人墨客常用春水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如苏轼的“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李贺的“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以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以江水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感慨。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对开传神描写,如萧红笔下的开江如同美妙的音乐,刘白羽则形容其为“汹涌而来,澎湃而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东北,春天的到来可以是平静的“文开江”,江水与冰块和谐共存,缓缓流淌;也可以是壮观的“武开江”,如同东北人的性格,刚柔并济。
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塑造了如此美丽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虽然春天的脚步有早有晚,但无论在哪里,都充满了生机和春意。春天的祝福已经渗透到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清风中。
本文摘自“半月谈”,作者是任诗桐。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正。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