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支付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包括扫码支付、网银支付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等。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扫码支付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如微信和支付宝等。无论是购买高档的黄金珠宝还是在街头小摊购买煎饼果子,只需简单的扫码操作,即可完成支付。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中心,扫码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
以微信为例,其用户数量庞大。据腾讯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9年,使用微信扫码的人数高达约12亿,支付规模更是占我国GDP的近9%,足以见证其在支付领域的重要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移动扫码支付的普及,现金盗窃等犯率显著下降。可以说,扫码支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小偷和强盗的生存空间。
最近央行发布的新规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人们疑惑是否将重返现金时代。根据央行的最新规定和报道,自明年3月1日起,微信和支付宝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功能将被限制;商家必须使用专门的商户收款码进行收款;收款码将分为个人和特约商户两大类,并实行分类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无现金化”的发展进程中,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商贩还是大型商户都在广泛地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收款。对于有营业执照的商家来说,他们可以直接申请商户收款码进行收款。但对于那些没有营业执照的流动商贩来说他们应该怎么办呢?是否只能重新回到现金交易的模式呢?事实上央行的这次新规并不是要限制商贩的经营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对于那些使用个人收款码遭受欺诈的小商贩来说新规将有效地避免此类损失的发生。因此所有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必须更换为商户收款码对于特约商户也同样适用。特约商户只要按照新规进行申请并核实身份就可以获得商户收款码这为商贩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安全的交易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一新规并没有带来任何不便。而对于广大商贩来说也只是从“个人收款码”转变为“商户收款码”的一个简单手续而已。总体而言央行的这一新规旨在确保支付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为广大商户提供了更加规范的经营环境。对于那些特殊的乞讨者虽然他们可能无法使用商户收款码但在网络上寻求打赏的网红仍然可以使用相关平台进行合法收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