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山东省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严格执行山东省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通知》的文件,对臭氧氧化烟气脱硝技术做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这项技术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针对这些规定发布公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
那么,臭氧氧化烟气脱硝技术究竟是什么呢?
臭氧氧化烟气脱硝技术,在国外已经是一项相当成熟的工程应用技术,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应用阶段。而在国内,这项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臭氧脱硝主要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不可溶的低价态氮氧化物氧化为可溶的高价态氮氧化物,然后在洗涤塔内将氮氧化物吸收去除。
随着我国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烟气脱硝工艺难以满足严格的减排要求。臭氧氧化脱硝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不仅能有效去除氮氧化物,还能去除烟气中的其他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汞等。
关于臭氧脱硝技术,其优势不仅在于能够去除高浓度的氮氧化污染物,更在于不会限制其他污染治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与传统脱硝技术联合使用甚至直接替代。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烟气脱硝需求巨大,臭氧脱硝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份《通知》中关于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的部分引发了行业内的争议和关注。其中规定,各类锅炉、炉窑等排放NOx的设施禁止新上未经实践检验效果不满足要求的臭氧氧化脱硝技术设施。对于已经采用臭氧氧化技术脱硝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技术改造以满足排放要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对此进行了修订,并对使用臭氧氧化法脱硝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应精确控制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混合比例,提高烟道密闭性以防止臭氧逃逸。需要对臭氧氧化脱硝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行妥善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认为,臭氧脱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两个隐患:一是臭氧污染问题,二是氧化反应产物对水体的污染问题。这两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关注。尽管经过证实分析这个过程通过强有力的脱硫处理其产生的污染效应并不会加重,但仍需谨慎对待并加强监管。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