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凌晨四点半的觉醒:海棠花影与不息的读书时光

凌晨四点半的觉醒:海棠花影与不息的读书时光

作者:李思语

在深夜三点,卧室里沉寂无声,我躺在黑暗中,全无睡意。反思流逝的时间,内心略感焦虑不安。意识到这样下去并不明智,我决定做出改变。

我起身开启台灯,走到书房挑选了几本心爱的书籍,回到卧室倚靠在床头阅读。不到半小时,沉浸在书海中,我竟然逐渐感到疲惫。于是我关掉灯,安然入睡直至天亮。

虽然我不确定这是否算是失眠,但这是第一次熬夜至这么晚,而且并没有烦心事困扰我,只是单纯睡不着。但有书的陪伴,让我在任何一个时刻都能找到心灵的对话者,既充实又安慰。

难以想象,没有书的日子我将如何度过。有书相伴,我如同生活在知识殿堂中的探索者,心灵富足。在整个五一假期,我宅在家中,借助书局的《徐霞客游记》,在近乎四百年的文字中游历四方,感受诗意与远方的魅力。

日常生活中,我并非一个爱好广泛的人,生活看似平淡,但一谈及书籍,我的眼中便充满热情。虽然读过的书籍不算太多,但我喜欢重读好的书籍,每次阅读都会带来新的体验和启示。

例如,《红楼梦》便是如此,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在第三十四回中,当宝玉挨打、黛玉心生醋意时,我最初只欣赏黛玉的真实坦率。但再次重读时,我开始欣赏宝钗的宽容和大度。

书籍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与现实中的人相处久可能会因熟悉而厌倦,但书籍却能随着岁月的增长,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就像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凌晨四点感受到海棠花未眠的魅力,我在凌晨三点则沉浸在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中找寻人生的真谛。

书中有一句话特别触动我:“我什么也做不了,除了读书。”这句话恰恰表达了我内心的想法:我渴望读书,无论是失眠还是孤独,都会选择用书籍来安抚心灵。

苏轼在《记游松风亭》中用“不妨熟歇”来表达人生态度,而我则更倾向于说“不妨读书”。读书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也是最佳的放松途径。每一刻的读书时光,都是对人生的丰富和补充,让我们觉得即便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也不再畏惧。

无法确定凌晨四点的海棠花是否美丽,但凌晨三点的书籍却让我深切感受到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宁静与美好。


凌晨四点半的觉醒:海棠花影与不息的读书时光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