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北京商业航天新势力:探究合伙企业的核心特征

北京商业航天新势力:探究合伙企业的核心特征

在明亮洁净的环境中,自动焊机的焊针以惊人的精确度吞吐能量,在如同蝉翼般纤薄的柔性电池片上灵活操作。旁边的自动贴片机更是以毫米级的精准度,轻柔而精确地将电池片贴合到柔性基板上。这一切都发生在银河航天实验室里,这里见证了先进的柔性太阳翼生产流程。

随着北京市“活力调研行”主题采访团的探访,记者于6月17日走进了这个充满科技魅力的实验室。所触及的柔性太阳翼样片给予人一种轻盈且柔韧的感觉,如同古代的奏折一般,可以轻松折叠。

银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统架构师林广荣介绍,这种柔性太阳板厚度仅约1毫米,折叠状态下主体厚度更是不到5厘米。当它在轨工作时,展开的“翅膀”长度可达9米,宽度超过2.5米。这种具有包络小、重量轻、模块化等特点的“柔性翅膀”,非常适合卫星进行大批量的堆叠发射。

在银河航天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7月,他们自主研发的柔性太阳翼已成功搭载银河航天灵犀03星升空。通过科技创新,他们成功将新型柔性太阳翼与平板堆叠式卫星结合,大大提高了卫星星座的组网效率。银河航天还借助先进的装配机器人、智能设备以及数字化制造系统等尖端技术,建立了柔性生产线,具备年产100至150颗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

而在北京亦庄产业园区的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书写商业航天的辉煌篇章。他们研制的“朱雀三号”火箭是首款采用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其耐高温性能显著,在火箭重复使用上具有独特优势。

银河航天的商业航天技术不仅发展迅猛,更在加速构建“航天+”产业生态。比如通过应用工业压铸技术来提升卫星叠放的效率,满足卫星制造的轻量化和低成本需求。随着商业航天供应链的开放和企业的多元化合作,银河航天的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从初期的百余家扩展到超过一千家。他们的产品订单来自于多家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任。银河航天还在泰国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的大力扶持和投资决策。未来北京市将继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智能制造正在北京商业航天产业中熠熠生辉,“智造”的力量正在助力银河航天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北京商业航天新势力:探究合伙企业的核心特征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