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花的神秘面纱
你是否曾在飘雪的日子抬头仰望,仔细观察过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形状?古人对雪花有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例如“草木之花多五出,唯雪花六出”,描述了大部分植物花朵的五瓣与雪花独特的六瓣。真实的雪花世界是否也是如此呢?
谈及雪花的形状,历史上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Wilson Bentley。他被誉为首位拍摄雪花照片的人。这位1865年出生于佛蒙特州农场的雪花痴迷者,自19岁起就开始记录他所爱的每一片雪花。他一生所拍摄的雪花超过五千朵,每一朵都有其独特的形状,他的工作成果为我们呈现了雪花的真实面貌。
在气象学中,我们可以找到由摄影师镜头下捕捉的雪花图片。这些图片展示了千姿百态的雪花,并非都是我们所想象的六瓣状。每片雪花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形状。
那么,这些各式各样的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呢?雪花的形状主要取决于云层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日本物理学家中谷宇吉郎通过实验室培育雪花,揭示了不同雪花形成的规律,并制作了详细的雪花形态图表。这张图表展示了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雪花的形态将如何变化。常见的六瓣星状雪花只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形成,而其他形状的雪花则会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出现。
除了形状,你是否好奇雪花的大小?古人用诗句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或“今夜鹅毛雪”来形容。但实际上,真实的雪花非常微小。一般雪花的直径在0.5到3毫米之间,重量极轻,需要高精度的分析天平才能准确称重。当无数微小的雪花晶体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我们所见的鹅毛大雪的景象。那些看似庞大的鹅毛大雪,实际上是由无数微小的雪花晶体集合而成。雪花的大小也受到气影响。气温越低,雪花晶体往往越小,几乎看不见,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观察到它们如金刚石粉末般的存在。而气温升高时,晶体则会相对增大,形成我们常见的雪花形态。雪花的形状和大小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科学原理的深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