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性是选择鱼竿时不可忽视的关键参数之一,它反映了鱼竿在受到力量作用时的弯曲位置。调性分类多种多样,包括极硬调、超硬调、中硬调、硬调和中软调等,俗称的调性名称如19调、28调等也各具特色。对于新手来说,这一术语可能会带来一些困惑。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各种调性的特性及应用场景。
一、极硬调(19调)
极硬调鱼竿在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时,会在靠近握把处产生弯曲,弯曲比例约为1:9。这种鱼竿的优点在于控制鱼儿的能力非常强,回鱼速度极快,非常适合竞技钓和黑坑抢鱼的情境。它的韧性相对较低,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断线或断竿。
二、超硬调(28调)
超硬调鱼竿的弯曲点稍微靠后,受力后在2:8的位置产生弯曲。这种鱼竿适合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如鲤鱼等。它的优点在于控制鱼儿的能力较强,回鱼速度也相对较快。还有一种介于28调和19调之间的调性,兼具两者的优点。
三、中硬调(37调)
中硬调鱼竿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在3:7的位置产生弯曲,具有较好的韧性,保护线路的效果较好,适用于复杂的鱼情和水情环境。但它的控鱼能力相对较弱,回鱼速度较慢。还有一种调性介于37调和28调之间,性能表现也相对平衡。
四、硬调(46调)
硬调鱼竿的弯曲点在4:6的位置,它的优点在于韧性较强,保护线路的效果出色。但控鱼能力较弱,回鱼速度较慢,适合用于钓鲫鱼等个体较小的鱼类。实际上,许多专门用于钓鲫鱼的鲫鱼竿都属于这种调性。
五、中软调(55调)
中软调鱼竿在受力后,会在5:5的位置产生弯曲,表现出极强的韧性,保护线路的效果极好。但由于控鱼过于无力,回鱼速度过慢,这种调性的鱼竿由于性能过于偏向一方面,目前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
作为鱼竿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调性选择与钓鱼情境紧密相关。在选择鱼竿时,需要根据钓鱼的具体情境来选择合适的调性。例如,在黑坑钓鱼时建议选择极硬调或超硬调鱼竿,而在野钓鲤鱼等大鱼时则建议选用超硬调鱼竿;钓鲫鱼等小鱼时则更适合选择中硬调或硬调鱼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