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敬义谈教学之道:“恭恭敬敬”,感受词语的温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词汇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孙老师深谙此道,在词语教学中,她注重通过孩子们的实际操作和形象表演来使词语“复活”,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以“恭恭敬敬”这个词语为例,孙老师运用了三种教学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孙老师利用汉字形象性的特点,从字形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恭恭敬敬”。她详细讲解了“恭”字的构造,并指出其内涵。她指出,“恭”字下面部分是“心”,意味着恭敬是从心底发出的。通过这一点,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恭恭敬敬”的真正含义。
孙老师借助插图,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体验“恭恭敬敬”。她引导学生模仿刘备的举止,有的学生模仿立正站好,有的学生模仿低头弯腰、双手抱拳。这种形象的展示,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恭恭敬敬”所表达的尊敬和。
孙老师结合语境,从时间的长短来阐释“恭恭敬敬”。她引导学生想象刘备长时间站立的情况,以此来体会其中的含义。她还提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年龄差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情境下的“恭恭敬敬”。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脑海中的“恭恭敬敬”变得形象、鲜活、灵动且充满生命力。
有人曾说:“语文的根本在于文本,而文本的灵魂在于字词。”孙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恭恭敬敬”的意思,还通过这个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她对词语的讲解深入,令人回味无穷。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