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大学。这些大学的差异确实非常大。
我国的大学命名多种多样,包括按学校类别命名,如财经、语言、体育等,还有按地域命名,如以省份、城市等命名。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19个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大学和6个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学院。
我们来看看以省会城市命名的6所985大学:
1. 北京市的北京大学;
2. 江苏省省会的南京大学;
3. 湖北省省会的武汉大学;
4. 直辖市的天津大学;
5. 同为直辖市的重庆大学;
6. 甘肃省省会的兰州大学。
接下来是以省会城市命名的4所211大学:
1. 直辖市的上海大学;
2. 河南省省会的郑州大学;
3. 福建省省会的福州大学;
4. 江西省省会的南昌大学。
还有以省会城市命名的11所双非大学,它们分别是:广州大学、济南大学、成都大学等。这些大学多数集中在北方或经济欠发达地区。
还有10个省会城市没有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或学院,这些城市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从这些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大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同步的,经济越好的地区,大学办得也越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高考不能实现“全国一张卷,一个录取分数线”的原因。如果各地的高等教育都能够均衡发展,那么或许有可能实现全国统一的高考录取标准。
对于这些以省会城市命名的大学,你怎么看呢?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否很大?你又如何看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