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4月19日至21日,备受期待的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拉开新一轮的演出帷幕。这部由林奕华担任编导及作词的作品,标志着他作为创作艺术家的又一里程碑。在这部作品中,林奕华不仅负责了除《自画像》之外的所有歌词创作,更将音乐作曲的重任交给了被誉为“剧场音乐小王子”的陈建骐。舞蹈和形体部分则再次携手与他合作过《贾宝玉》《三国》等经典作品的编舞家伍宇烈。
《梁祝的继承者们》的创作团队可谓星光熠熠,林奕华、陈建骐与伍宇烈三人共同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谈及创作灵感,林奕华透露,这部作品深受音乐剧大师斯蒂芬桑德海姆的影响。
在创作《梁祝的继承者们》时,林奕华深入挖掘了祝英台离家出走背后的故事。他强调,改编古老传说最关键的是要将故事置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进行思考。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该剧以父母与祝英台的关系作为开篇。
林奕华提及,在众多童话故事中,“很久很久以前”往往是故事的开端,而这样的故事背后往往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他受到音乐电影《拜访森林》的启发,特别是其中的歌曲《孩子会听》,认为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听话”,而是“倾听”与理解。这种思考体现在他创作的歌曲《为什么不能跟父母谈生命的意义,只能谈生活的意义》中,这首歌也是这部音乐剧中的首支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另一部音乐剧《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给予林奕华深刻的启示。他在这部作品中的歌曲《梁山伯呛声祝英台》,灵感来源于这部音乐剧所传达的关于喜欢与爱的区别。林奕华认为,喜欢容易,但把喜欢转化为爱需要经过生活的锤炼。
《伙伴们》这部音乐剧也给了林奕华创作的灵感。他受到其中主人公鲍比最后演唱的歌曲《Being Alive》的启发,创作了《梁祝的继承者们》中的最后一首歌《为艺术牺牲》。林奕华强调,音乐剧的创作并非简单的模仿和堆砌,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