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林圣手是一种赞颂医家高尚医德、卓越医术的词语,也被称为杏林春满或者杏林春暖。这个词语背后有一个深刻的典故。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董奉的中医大夫,他年幼时便热爱医学,刻苦学习,最终医术精湛。据说,董奉因为救治了一位公主,而被赐予良田万亩,之后他选择在此地隐居。
在隐居期间,董奉每天为当地的贫困百姓免费治病。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治愈病人后,要求病人在住宅四周种植杏树。董奉本人非常喜欢杏树,通常是重病痊愈后种五棵,轻病痊愈后种一棵。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奉住处的四周杏树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壮观的杏树林。每到杏树成熟的时候,金黄的杏仁果实挂满树梢,令人心旷神怡。董奉建造了一个大谷仓,他告诉周围的老百姓可以用粮食来换取杏仁,然后他储存这些粮食以备荒年赈济贫民。他的善举救活了无数百姓,大家都对他感激不已,于是赠给他一块写着“杏林春暖”的牌匾。
从此,人们看到杏林就会想起董奉先生的高尚医德和卓越医术。当后世人们遇到具有高尚医德或卓越医术的大夫时,就会尊称其为“杏林圣手”。这种精神被传承下来,称为“杏林精神”。
董奉的医术和高尚医德被传为佳话,千秋流传。他与当时的谯郡华佗、南阳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后来的人们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也将中医称为“杏林”。
如今,在董奉的老家,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建有一座颇具规模的董奉草堂。这座草堂占地20亩,仿照后汉三国时代的风格建造,四周环绕着杏树,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杏林春暖”这一千古佳话的意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