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十五奎巷:古井与老巷中的时光慢流
在杭州市的心脏地带,隐藏着一条历史悠久的十五奎巷。这里背靠吴山,社区内拥有2567户居民,其中七成是土生土长的老杭州人,还有尚在使用中的古井十五口。近日,随着处暑的到来,这条老巷的居民们以各自的方式应对酷暑。
在8月23日这个炎热的日子里,倪定珍在家门口用废弃的布条搭起了遮阳的“蒙古包”,抵挡烈日的炙热;王小叶则手持扇子,前往南宋太庙遗址公园与妹们纳凉聊天;而徐水森则煮一锅清爽的莲子绿豆汤,宅在家里享受空调的清凉。更多的人选择前往四牌楼防空洞,那里只有28℃的清凉,人们在这里吃饭、休息、看电视,享受难得的清凉时光。在这里,时间似乎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面对酷暑,这条老巷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智慧。让我们跟随三位居民的故事,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奥秘。
倪定珍是十五奎巷的原住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多年。沿着晓霞弄的台阶拾级而上,就可以看到网红们纷纷打卡的望先阁。这里是十五奎巷最美的弄堂之一。一排野蛮生长的橙色凌霄花给夏日增添了一份绚烂。每天早晚给它们浇水的倪定珍见证了这片美景的诞生。如今在老街的石板路上,沿街的房子都被各种绿植包围。每家都在门口挂起帘子遮挡阳光,这就是老墙门对付高土办法。从四合院到吊扇轻转的老旧房子,这里的居民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方式来应对炎热的天气。尽管现在空调可以随意开启,但他们仍然怀念以前的生活,那时的井水是他们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