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先生老家在江西上饶,他选择在杭州进行装修材料采购。他找到了一家叫做杭州鑫雅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公司,并与其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关于成为样板房后的补贴和赠送产品等事宜,双方出现了分歧。
蔡先生对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他表示,当时公司承诺给予施工费补贴和物流补贴,以及赠送价值三万多的软装产品。现在公司要求他介绍客户拿提成来抵扣这些补贴和赠送产品。蔡先生对此感到困惑和不满,因为他认为合同中并没有要求他介绍客户作为获得补贴的前提。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杭州鑫雅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杭州欧美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地址上有重叠,引发了记者的疑虑。蔡先生的合同现了欧美佳的公章,使得事情更加复杂。陈经理对此表示欧美佳和鑫雅是两家不同的公司,但对于为何在合同现欧美佳的公章并未给出明确解释。
陈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结算方式的问题。他表示如果蔡先生介绍客户并且进货量达到一定数额,可以抵扣补贴和赠送产品。但是蔡先生表示合同中并没有这样的附加条件。双方对于合同的理解存在分歧。记者还注意到杭州欧美佳新材料有限公司之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纠纷案例。
蔡先生对此表示担忧并感到无奈。他交了大量费用购买材料和安装,希望公司能够履行承诺并给予应有的补贴和赠送产品。他认为一开始对方并没有明确告知需要介绍客户来抵扣款项的要求,对此表示不满。他表示将与公司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将考虑走法律途径解决此事。他呼吁大家在签订类似合同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并了解清楚其中的条款和要求,避免陷入类似的纠纷中。
整个事件反映出在选择装修公司时要谨慎选择,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也要非常清晰,避免后续出现纠纷。也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