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军成功入关后,经历了初步的治理,天下恢复了相对的平静。多尔衮面临着一大难题:满族和之间的矛盾。在那个时代,眼里满族是未开化的蛮夷。尽管他们以武力夺得了天下,但很多人心中依然对其不服。清朝的者为了彻底征服,决定在文化上下功夫。“剃发令”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实行。
在清军入关之前,投降满清的需削发留辫,以此试探其忠诚度。自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沈阳,并,攻下七十座城池。不久努尔哈赤便离世。其第八子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立清朝。当时,大清局势尚不稳定,剃发令的实施受到重重阻碍,因此执行并不严格。
随着皇太子突然离世,清军入关后由顺治皇帝继位。年仅六岁的顺治帝实际上由多尔衮。在占领南京、杭州等地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再次强调剃发令,甚至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制及其他剃发易服。
孔子的第62世孙孔闻謤对此进行了反抗。孔闻謤曾在明朝为官,后辞官回乡守孝。在清军入关后,他又在清廷任职。他试图以儒家的大道理来打动多尔衮,希望多尔衮能允许他保留头发。他在文中提到,孔衍公已遵循剃发留辫,但孔子所制定的冠服之礼,孔家子孙历经三千余年始终坚守。如今若改变,恐怕与尊崇儒学的目的相悖。他请求允许孔家子孙蓄发,恢复先圣的冠服之礼。
多尔衮看到这篇文章后,意识到如果孔子的后人都剃发易服,将为树立榜样。于是,他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下旨:严格执行剃发令,违者必究。他认为孔子是顺势而为的人,孔闻謤的行为违背了孔子的时中之道。尽管他是圣人之后,但仍被免职,永不录用。
孔闻謤被免职后不久便去世。权力决定了话语权,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真理。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下,无数抗争了37年,但最终满清者取得了胜利。自此以后,剃发留辫,换上了满族的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