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庚子年,也就是生肖属鼠的一年,在我们的传统中被称为鼠年。虽然老鼠在我们的印象中并不被看好,但作为啮齿类动物,老鼠在生肖文化中却有着独特的地位。
民间建筑雕刻工艺多彩,其中不乏以老鼠为题材的雕刻艺术品。在武夷山遗存的古村落门楼砖雕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与鼠相关的砖雕图案,展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老鼠与崇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民间婚俗中的重要文化。
老鼠不仅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还活跃在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们性灵活跃,嗅觉敏锐,身体灵巧,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在动物界中,老鼠的灵性非常独特。它们的胆小多疑、警惕性高等特点,使它们在民间文化中被赋予了更多神秘色彩。老鼠成为了一个鲜明的民俗文化的符号。
数千年前,人们对狐狸、老鼠等小动物有着强烈的敬畏意识,这种意识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心理。老鼠因为其旺盛的力和生命力受到了人们的崇拜。尤其在婚俗中,老鼠的角色更加重要。它们的形象经常被用作文化的符号,寓意子孙满堂、多子多福。
在武夷山民间,保存下来的旧式婚床雕花板上常常雕刻着老鼠争吃葡萄的图案。这种图案不仅表达了瓜瓞延绵的文化意境,还与民间的风俗密切相关。老鼠嫁女的故事则体现了鼠与人的亲近关系,它们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婚俗文化的一部分。这个故事不仅富有喜剧效果,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的观念心态。
“五鼠戏葡萄”的砖雕图案也寓意深刻。五只老鼠与“五子登科”的故事相联系,寄托了人们对子孙成才的美好期望。这种图案也彰显了道德的作用,提醒人们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在鼠年,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乡村走走看看那些古代民居门楼上的鼠雕,感受与鼠有关的民俗文化魅力。这些故事和图案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