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能源集团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我国最大的单体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蓝海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了。这个项目的年发电量高达57亿千瓦时,足以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蓝海光伏电站不仅是规模巨大,还位于采煤沉陷区之上。这是一个独特的项目,因为它利用了一种特殊的“弹簧”光伏支架,这种支架是根据这一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设计的。在这里,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地面可能会出现局部沉降。这种特殊的光伏支架设计具有1米左右的上下伸缩调节空间,能够确保光伏组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受光角度。
这个光伏电站还采用了直径仅为10厘米的新型钢桩,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底桩,这种设计对周边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这里从一个荒凉的黄土高原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蓝色光伏海洋。植被茂盛,羊群在光伏板下悠闲地吃草。
这座宏伟的光伏电站发出的绿色电力并不在本地使用,而是通过输电线路与附近的火电机组发电一同外送。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建设团队就完成了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目标,这是内蒙古区最大的一次性并网新能源工程。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技术上的飞跃,也展示了我国建设绿色低碳未来的决心和实力。
除此之外,蓝海光伏电站还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其中包括平单轴支架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实时调整光伏板的角度,使得太阳光能最大化地转化为电能。与传统光伏板相比,这种技术的发电量可以提升7%以上。该电站还首创了“一体化支架+组件施工”的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智能巡检和清洗机器人的应用也使得电站的运维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回顾蓝海光伏电站的建设历程,从临建区开建到正式开工再到并网发电,仅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新能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