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手电筒不亮了怎么恢复

手电筒不亮了怎么恢复

你是否还记得前躺在屋顶凉席上的夏夜,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那时的月光如同被油浸透的宣纸,将院里的石榴树影清晰地印在地上,甚至连蛐蛐振翅的纹路都能清晰可见。对于90年代的我们来说,我们曾是“月光族”,手持玻璃弹珠追着月影奔跑,银辉洒满的田埂路上,我们从未需要手电筒来照亮前路。

如今抬头望向城市的夜空,月亮被霓虹灯晕染成毛玻璃后的蛋黄,那份清澈明亮似乎永远地封存在了童年的记忆里。科学家们说月亮的亮度从未改变,改变的是人类的眼睛和天空。

仅就路灯数量而言,2000年全国总数不足百万盏,而如今深圳就有180万盏LED路灯。光污染让87%的人类再也看不见银河。我们怀念的不仅是那皎洁的月光,更是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年代。当成都试点城市灯光熄灭计划时,当晚的微博热评第一条便是“原来星空真的会眨眼”。

雾霾也给月亮蒙上了一层纱,比如2013年北京PM2.5峰值超过900的那个夜晚,故宫角楼的月亮仿佛被蒙上了十层纱帐。记忆却是个狡猾的剪辑师。神家发现,人类回忆自带“童年滤镜”,会将月光与外婆的蒲扇、井水镇的西瓜编织成一幅发光的锦缎。

就像19长江抗洪的夜晚,受灾群众记忆最深刻的不是洪水,而是临时帐篷外那轮照亮四面八方救援队伍的明月。其实当年在月下写作业需要凑到窗边,出门夜路也常被沟坎绊倒,但这些细节都被大脑悄悄地柔焦了。

为了留住这份美好,2023年敦煌建成了国内首个“暗夜公园”。当现代人首次用裸眼看见木星的条纹时,孩子们脱口而出的竟是“和《数码宝贝》里的一模一样”。或许我们应该在阳台上留一盏月亮灯,当城市的天际线吞噬最后一缕自然月光时,至少能向下一代讲述:曾经有个夜晚,萤火虫和星星抢着给晚归的人提灯笼。那么,你的记忆里还存着哪片月光呢?不妨在留言区分享那些被月亮点亮的夏夜故事吧。


手电筒不亮了怎么恢复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