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二,我们会包饺子,俗称捏饺子,其中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象征性地捏老鼠眼儿。
提到这件事挺奇怪,现在虽然垃圾箱里每天都有人丢弃食物,却鲜少看到老鼠的身影。回想起小时候,食物匮乏,人们珍藏每一份食物如珍宝,但依然老鼠遍地。那时,无论人类还是动物,要找到食物都不容易,但老鼠的数量却出奇的多。
杂物间、猪圈甚至厨房卧室,老鼠无处不在。它们啃坏粮食口袋、衣物,甚至在传说中,还有瘫痪老人和小婴儿被老鼠咬伤的案例。防鼠工作比防火防盗更为艰巨。我记得父亲曾用铁皮包裹厨房木门,以阻止老鼠入侵。
虽然老鼠令人厌恶,但捉鼠也是一件趣事。在没有手机电视的年代,捉老鼠是孩子们的主要娱乐之一。
尽管老鼠看似机灵,但实际上它们是大近视眼。对于静止的物体,即使近在咫尺,也往往视而不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捕捉它们。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一个孩子利用这一特点捉鼠。他在洞口边等待,手里举着一个铲子,当老鼠探出半个身子时迅速捕捉。我也曾试过用细软铁丝打结套在洞口的方式捉鼠,当老鼠穿过时,活结会收紧,成功捕捉到活鼠。
对于孩子们如何对待捕获的老鼠,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当时的老鼠确实人人喊打,连吃斋念佛的老人家也不例外。还有一种让人羡慕的捉鼠方式,就是我的一个同学哥哥使用的。他就像手一样,悄悄瞄准老鼠等待其出现。可惜这种奢侈品不是每家人都有,我从未有机会那杆。
后来出现了专门制作老鼠的人邱满囤。据说他的能根据不别选择毒杀老鼠,颇为神奇。不过这种灭鼠方法我从未尝试过,总觉得这样的科技有些过于玄乎。
在那个没有娱乐工具的年代,捉老鼠确实是孩子们的乐趣之一。从蹲守洞口到利用工具捕捉,捉鼠方式五花八门。今天回想起来,仍然让人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