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今的社会,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之物,仿佛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如同本能一般。这一现象,甚至在被认为相对落后的也是如此。这一消息,是小编从旅行的导游姐得知的,她对此非常自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手中的手机,花费了她半年的工资,可谓是极尽奢华。那么,普通民众的手机使用情况究竟如何呢?跟随小编的旅行记忆,一起来探究吧。
我还记得,导游姐是在车站第一个出来接我们的。在旅游大巴上,我们得知她其实是一个副手。面对这么多陌生的人,她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怯懦,这让团中的游客们啧啧称奇。当我们抵达平壤时,她向我们介绍了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谈到通讯时,她拿出了自己的手机,虽然手机的牌子我们都不认识,但她介绍说是阿里郎牌的。
尽管这个手机的牌子并非国际市场上的主流,但看起来还不错,与主流机型并无太大区别,甚至有一种熟悉的牢靠感,像曾经的“诺基亚”。导游姐说,这是他们的热销款式,由国营企业主导生产,品质有保障。这让我回想起我们上世纪70、80年代的国货,再看看现在一些私营品牌的质量,真是令人担忧。
当她在展示手机时,我仔细看了看,发现她们还在使用3络。这并不奇怪,由于长期的经济,的工业基础大致留在了上个世纪。尽管的网络在2008年就已经开通,但由于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停留在3G阶段。导游姐一脸神气,看来3络已经足够满足她们的需求了。
她还告诉我们,她目前正在实习,还是旅游学院的学生,工资不高,但买这款手机花了她半年时间,不过她自力更生,感到非常自豪。她的未来工作已经由安排得明明白白,家人也都有稳定的工作和分配的住房,没有什么压力。这让她在场的团友们羡慕不已。当我们看到周围相对落后的产业环境,也会感到一些矛盾和困惑。仍然是一个充满谜团的地方,它的真实情况如何,需要你去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