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济南的冬天》分段讲解,帮你轻松理解每段段意!

好的,我们来分段讲解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帮助你轻松理解每一段的段意。

第一段:总起,点明地点和气候特点,奠定基调

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作者老舍先生首先点明了文章描写的地点——济南的冬天。紧接着,他引用了英国著名小说家萧伯纳的话,说明济南的冬天是“理想的境界”。这句话非常重要,它定下了全文的基调,也暗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作者紧接着点出济南的冬天“是响亮的”,这里的“响亮”并非指声音,而是指济南的冬天虽然也有寒冷,但并不严酷,反而有一种明朗、清新的感觉。这一段的作用是引出下文对济南冬天的具体描写,并为全文奠定了赞美的基础。

第二段:描绘济南城内的水景,突出“暖”

这一段主要描绘了济南城内的水景,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作者从“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这句话开始,用拟人的手法,将老城比作一个睡梦中的老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暖、舒适。作者重点描写了济南城内的泉水,将泉水比作“珍珠”“银线”,形象地写出了泉水的清澈、灵动和美丽。作者还提到了几个著名的泉水,如珍珠泉、五龙潭等,使读者对济南的泉水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一段通过对水景的描写,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暖”,与北方的其他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段:描绘济南城外的山景,突出“秀”

这一段主要描绘了济南城外的山景。作者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与第一段呼应,然后重点描写了山。作者将济南城外的山比作“小山包”,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矮小、圆润和秀美。作者还描写了山上的小雪,将小雪比作“薄雪”,写出了雪的轻盈、洁白和美丽。作者用“卧”字写出了山安静、祥和的姿态,用“小”字写出了山的可爱、可亲。这一段通过对山景的描写,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秀”,与水景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济南冬天的美丽画卷。

第四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思想

这一段是文章的结尾,作者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中心思想。作者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再次呼应第一段,然后进一步强调了济南冬天的“理想”之处。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之所以“理想”,是因为它既有水的温暖,又有山的秀美,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种“安静”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安适。作者用“安静”一词概括了济南冬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一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使读者对济南的冬天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济南的冬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温暖和舒适,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每一段都有其独特的描写对象和作用,共同构成了这篇优美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