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四岁的女儿激动地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吃了三碗饭!”时,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我知道,这个小策略终于奏效了。
许多家长在接孩子时常常会接连追问各种问题:“今天表现如何?”“午饭都吃了吗?”“老师有没有表扬你?”等等。很多时候得到的只是孩子敷衍的回答“嗯嗯啊啊”,这并不是因为孩子不想说,而是他们难以回应这些问题。
那么,如何让孩子主动开口,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呢?试试以下三个妙招:
1. “装傻”策略法:提前向老师了解孩子新学的儿歌或手工,然后回家假装不经意地哼唱(甚至可以故意唱错或跑调)。孩子往往会急于纠正你的错误,然后顺势就可以聊起他们当天的课程。
2. 故事接龙法:在放学路上开启故事接龙,比如:“今天有一只小熊在幼儿园里……”然后故意中断。孩子会兴致勃勃地接下去,分享他们在幼儿园的经历。
3. 错位夸赞法:当孩子穿着整洁的衣服时,不要仅仅夸赞他们“真乖”,而是说:“哇!看这些小纽扣排排坐得这么整齐,它们今天是不是在开运动会呢?”这样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分享更多关于他们的日常。
【避坑指南】:使用这些策略时,避免明显的审问意图,保持真诚和开放的态度。同时不要直接戳穿孩子的夸张表达(即使他们可能说“吃了十碗饭”)。多创造平等的对话场景,如尝试蹲下与孩子平视。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的教育风格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把握。上周接女儿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老师今天教我们折纸飞机了,我们回家也试试好吗?”看到女儿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意识到好的亲子沟通并不需要审问,只需要耐心倾听和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