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哪些引人入胜的成语故事呢?下一站,我们已经准备好,即刻启程!
前方到站:宝山空回。
典故传说
即使有人身处宝山,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或手段,也会空手而归,一无所获。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有这样的语句:“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在清朝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这个典故被生动地演绎出来。
故事发生在唐朝,书生唐敖与商人林之祥和见多识广的水手多九公一起出海,游历了君子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多个奇异国度,见识到了许多奇人异事和独特的风俗。
当他们来到歧舌国时,被这里的音韵学所吸引。这里的人们舌尖分叉,像剪刀一样,对音乐和音韵有着独特的天赋。多九公懂得这里的语言,唐敖便建议他向当地人请教音韵学的来历。
多九公回忆道:“当日我在黑齿国时,确实提到过这一点。如今既然到了这里,自然不能错过机会。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到了歧舌国却不懂得音韵,那就像进入宝山却空手而回。我把音韵学视为这里的‘特产’,决定去探个究竟。”
他们几次向当地人请教,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因为歧舌国的国王将音韵学视为国宝,禁止外传。唐敖一行因为救治了国王的儿子和两个后妃,才终于得到了音韵的真传。
故事寓意
“宝山空回”这个成语寓意着在条件丰富的情况下却一无所获。就像进入了一个满是宝物的山里,最后却空手出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知或寻求某种技能时,不仅要寻找机会和条件,还需要真正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精彩故事正在等待您的探索
发稿:烦烦
校对:兰花
审稿:吕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