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故事】披发左衽
【解释】披发左衽指的是头发披散着,衣襟开在左边的装束。在古代,这是北方少数的服饰风格。
【近义词】散发披衣
【示例】如果明日上午事情没有变故,我们就不会陷入披发左衽的境地。
【来源】《论语宪问》中的一段对话:子贡质疑管仲的仁德,认为他没有为公子纠殉死反而辅佐齐桓公。孔子反驳说,管仲帮助齐桓公成为霸主,使得社会安稳,百姓受益至今。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仍处在混乱之中,更无法享受当下的安宁生活。孔子表示,不应仅仅看重个人的生死,而应看重如何使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论语宪问》记载,子贡质问孔子:“管仲不是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回应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指如果没有管仲的辅佐,我们可能仍处在披散头发、衣襟左掩的落后状态。
【译文解读】这段对话中,孔子并不认同子贡对管仲的批评。孔子认为,管仲虽然没有为公子纠殉死,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统一了诸侯,使得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仍处在混乱之中。孔子并不是贬低公子纠的死,他强调的是个人选择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这种选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他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应只看他的生死,而应看他对社会、对的贡献。披发左衽只是一种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观。
【评析】这段成语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孔子对于仁、义、礼的理解,他更看重的是个人的行为对社会、对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提醒我们,不应只看表面现象,更应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