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未成年人玩游戏的问题,少有家长抱怨防沉迷系统设计过于严格。最近,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在微博上对其子玩游戏受限表示不满,批评腾讯的防沉迷机制过于严格,并建议手机厂商也应介入防沉迷系统。这一反映了腾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在不断加强。
自从腾讯启用实名制系统和人脸识别技术后,未成年人玩家的游戏时间已受到严格控制。晚上十点到次日早上八点无法登录游戏,法定节假日外的游戏时长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半。对于那些试图绕过游戏限制的未成年人,人脸识别技术也起到了有效的约束作用。尽管未成年玩家在腾讯游戏中的占比不高,但公司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投入却远超此比例。
腾讯从2017年开始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健康防护方案,覆盖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事前环节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帮助家长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消费;事中环节则通过健康系统限制未成年用户的游戏时间;事后环节则通过“少年灯塔工程”建立未成年人消费申诉受理机制,对疑似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进行提醒。
这一系列的技术与功能完善,使腾讯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效果不断提升。最新数据显示,每天有大量的账号在登录和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其中大部分账号因未通过验证而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或充值行为被拦截。未成年保护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需要家长、社会、未成年人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参与进来,建立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定网络使用规则和时间管理约定,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正如全国政协朱永新所言,多方合作是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