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专家: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领域的领军人物、系陈舜胜教授
最近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一种名为“仅需四步,轻松去除鱼腥味,适用于所有鲜活鱼类”的视频教程。究竟怎样的去腥方法才能有效呢?陈舜胜教授向《生命》分享了专业观点。
鱼的腥味的来源极为复杂,其中包括含氮物、硫化物及羰基化合物等。海洋中的鱼类含有鲜美的氧化三甲胺,但一旦鱼死亡,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氧化三甲胺会转化为三甲胺,带来腥味。脂肪氧化也会产生具有腥臭味的羰基化合物。
针对视频中的去腥步骤,陈教授指出,“腥骨”并不存在,“贴骨血”实际上就是凝固后的血液,确实应该清除。而鱼腹部的黑膜主要是天然黑色素,与腥味没有直接关系。至于用80℃热水洗鱼的步骤,陈教授认为并不合理,常温下的清水洗净即可。
研究鲤鱼表明,鱼的腥味主要集中在鱼鳞及其附着的黏液上,其次是鱼鳃。处理生鱼的关键是去鳞、去腮和清除黏液。烹饪时加入特定的调料也能有效去腥。
例如料酒和醋。由于鱼的腥味主要来自弱极性的有机物如三甲胺,这些物质可溶于乙醇,因此用料酒腌制可以有效去腥。因为三甲胺是碱性物质,也可以用醋来烹调。记住,要先加料酒后加醋,让料酒渗透到原料内部,受热后去除鱼的腥味,提高鲜味。醋则要在受热后放,发挥其香气的效果。
还有葱、姜、蒜,这些辛香型调味品也是家庭去腥的常用手段,被称为“厨房三宝”。它们的硫化丙烯类化合物具有强挥发性,高温下能散发出强烈的辛香气味,有助于去腥。
花椒和大料也能增加香味并掩盖部分腥味。但使用这些调料时要注意适量,过多的香料可能会掩盖鱼本身的鲜味。(特约记者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