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高足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高足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椅”的称谓,其实早先并非代表坐具,而是树木的名称,如“山桐子”、“水冬瓜”,其木材可制作为家具。人们常称之为的“椅子”,其实在唐朝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前的称呼是“倚子”,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它的起源,得从汉魏时期传入的胡床说起。《后汉书五行志一》中描述汉灵帝对胡服、胡帐、胡床等的喜爱,说明胡床在当时已受到广泛欢迎。

胡床,既无靠背也无扶手,轻便且适用于户外活动,如出行、游玩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胡床的使用更加广泛,有钱有势的人家,不仅在家里必备,出行时也会让侍从扛着以备临时休息。虽然当时的坐具已经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仍然习惯称之为“胡床”。在中,它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

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农氏。而在三国时期,低矮的家具开始形成,人们多以席地坐卧为主。战国到东汉之前,没有椅凳,那时的“床”既是指坐具,也是卧具。到了西汉后期,“榻”的出现,特指坐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五代至宋时期,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样化,出现了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根据尊卑等级有所不同。

椅子的出现与普及,首先冲击了的坐礼。随着坐礼的变化,许多社交礼仪也随之改变。由于椅子的出现,人们不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房屋内部的风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之前,由于人们的坐姿较低,家具普遍矮小;椅子出现后,人们的坐姿升高,高足家具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变化都反映了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演变与文化的发展。


高足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