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三年的“老将”,至今仍在战斗。究竟是人性的挑战还是道德的坚守?让我们从头说起。
不久前,一位预算有限的朋友想要组装一台电脑,预算仅为1500元。我为其出谋划策,发现热门方案大多价格高昂,起步价就在3K以上。在网友的推荐下,我们发现了AMD的R5-5600G这一选择。
这款芯片似乎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居然还能在如今的市场中立足。查询之后,我们发现5600G的板U套装价格不到1000元,配合其他配件,确实可以组成一台主机。考虑到朋友的需求主要是办公和网游,5600G的性能完全能满足。
于是我们开始了装机之旅。具体的配置如下:
主板和处理器选择了微星A520M-A Pro和5600G的套装,虽然被一些玩家戏称为“丐中丐”,但考虑到实际需求,这一选择恰到好处。主板设计有四个SATA和一个M2硬盘位,我们只安装了一条M2作为系统盘,剩余空间留作未来升级。
PCIe插槽有一条X1和一条X16,由于选择了5600G装机,X16的显卡位暂时空置,以备未来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低端主板没有预留M2网卡槽,但利用PCIe X1插槽,我们依然可以安装无线网卡,省去了接天线的麻烦。
内存选择方面,我们面临一定的纠结。原本1500的预算应该配16G内存,但考虑到5600G核显对双通道内存的高需求,最终决定发动“钞能力”,多加100元预算,选择了两条16G的内存。最终选择了者的16G DDR4 3200频率的内存条,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低廉且带有马甲。
网卡方面,选择了Intel AX200,这是一款可以搭配AMD CPU使用的经典网卡。近期关于是否购买Wi-Fi 7的争论不休,我的建议是无需急于购买。目前Windows 11正式版尚未全面支持Wi-Fi 7,而且个人认为Wi-Fi 7是近年来最失败的版本,前景并不明朗。
电源选择了先马平头哥650,由于整机功耗不高,只有CPU稍微耗费功率,因此这款电源足以带动。未来如有升级需求,再考虑更换电源。
硬盘方面,选择了三星PM981 256G,这是上一台电脑留下的硬盘,继续物尽其用。如果没有这块硬盘,成本将增加约150-200元,导致本次装机严重超预算。幸运的是,这块硬盘已经使用了六年,性能和寿命依然出色,有望继续使用至下一次换机。
在选择配件时,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由于内存插槽设计较为靠内,插满两条内存时容易与散热器产生干涉。而且我们所选的是带有马甲的内存条,厚度更大,因此选择散热器时必须精准匹配尺寸。最终我们选定了一款合适的散热器。至于机箱的选择则秉持着“骑自行车去酒吧”的精神——简单、朴实无华的机箱即可满足需求。购买这些零件后就开始了拼装环节。其中有几个小细节需要注意:散热器的卡扣安装较难;散热器和内存条的位置刚好卡住;由于此次装机使用的零件较少导致电源很多供电接口没用上留下很多线头需要处理这在一定情况现了模组化电源的优势便于管理线缆及供电接口的问题在解决了这些小问题后开机装系统一气呵成最后不禁思考新的廉价装机方案何时能出现老将何时才能光荣退休这一问题反映出当前硬件市场的现状与期待朋友们对于更实惠的选择也充满了好奇那么让我们拭目以待新的廉价装机方案以及硬件技术的迭代升级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同时朋友也表示满意——玩LOL极高画质达到了满意的帧率让此次装机圆满结束同时也在思考未来的升级之路会有哪些新的可能性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