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和一些同行及听众探讨过这张专辑,他们对这张专辑的评价不约而同地一致认可:旋律很棒,音乐性极佳。这也引发了我对“音乐性”这个词的思考和探讨。
其实,在深入讨论之前,我对“音乐性”这个概念也感到有些模糊。这个词似乎被大家频繁使用,但具体含义却难以明确。在HipHop自媒体文章中,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旋律优美的歌曲,我也经常看到它被使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音乐性呢?这个词如此高端,却也被用得泛滥,是否显得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在这里,我也承认自己在词汇使用上的不精准,日后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业务水平,避免滥用词汇。
对于音乐性的理解,我们需要将其限定在HipHop音乐的范畴内。在中文HipHop中,音乐性大多用来形容旋律优美,但实际上,关于旋律的解读和评析却鲜有深入探讨。
这和普通听众的一句“好听,我爱了”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主观的、没有具体支撑的言论。关于音乐性的解释,我们可以引用一种较为合理的观点:音乐性的高低需要一定的乐理基础来支撑。即使无法准确表达如何评判音乐的高低,至少也应该说出音乐好的具体方面。
好听是对一首歌曲最大的肯定,但要使用音乐性这个形容词还远远不够。中文说唱歌曲中旋律说唱的歌曲更容易被称为好歌,而纯说的歌曲则更容易被称为燥歌。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好听并不等于音乐性。两者之间是有逻辑上的区别的。好听的歌并不意味着其技法有多高端,但音乐性高的歌一定是好听的。
例如,对于新晋的、对说唱还不太了解的歌迷来说,他们的歌单中很容易找到这种歌曲:无非是些关于爱情的甜蜜话题、清新的伴奏旋律。这种歌曲对于其受众来说,绝对是好听的。但对于大部分听众来说,也说不上难听,只是不感兴趣。但若要评价这种歌曲的音乐性,那可能就有些欠缺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性主要是通过技法来体现的。HipHop歌曲的技法包括伴奏、Flow、歌词、唱段等。对于前面提到的抖音小情歌,这几方面都不占优势,更谈不上音乐性。
中文说唱圈也有很多情歌被评价为音乐性好,这主要是因为其唱段旋律好。不可否认的是,唱段同样是评价音乐性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这并非全部。
王以太的新专辑以及他以前的歌曲,都在技术的多重方面融会贯通,才能被称之为音乐性好。有人认为旋律就等于音乐性,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我认为,音乐性是音乐的基础属性,所有音乐都有音乐性。但仅仅从旋律一个方面来评判一首歌的音乐性好坏,是过于片面的。
在HipHop音乐中,除了旋律之外,精湛的Flow、丰富的伴奏、深刻的歌词等也是体现音乐性的重要方面。例如,AR刘夫阳的技术型Flow、Kanye West的艺术性表达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对于的HipHop音乐人来说,他们正在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性。无论音乐性还是艺术性都是音乐的基础属性,音乐人们都应该想法子在自我基础上再拔高一筹而不是一味顺应市场走向发展提升真正的艺术审美修养自身素养不忘初心努力将自身的音乐作品早日提升到艺术品行列而不是一味地消费大众记忆产出空洞无聊的歌曲所以希望大家在听歌的时候除了享受听觉上的更要关注音乐的内涵和深度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们作为听众应该追求的音乐审美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