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四月初已经成功返回上海港口,而雪龙二号则预计在六月完成回国之旅。此次南极夏季考察的成果,特别是在地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可以说,科考团队犹如为地球做了一个精准的CT扫描。
地球物理探测是通过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地下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在南极进行地球探测不仅需要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还需要确保设备能在极端的低温冰雪环境中稳定运行。
第41次南极考察队的刘队员介绍道,在基岩出露区和海陆交汇处,主要运用了无人机搭载的航空伽马能谱仪以及地表的磁力梯度仪进行探测工作。而在冰盖区域,则主要采取电磁和探测手段,特别是探测法。这种方法需要激发波,让其传播至冰盖和冰下基岩内,遇到界面后会反射回地表,科研人员则通过布设在地表的检波器接收这些反射信号,从而实现冰盖和冰下基岩的探测。
通过精细化处理探测数据,这些数据能够转化为地质模型,从而揭示冰盖和冰下基岩的结构和构造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冰盖的运动方向和潜在移动速度,为钻探基岩、冰芯以及冰下湖提供重要的选址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