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汽车制造业面临一场重大变革。新的强制性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正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预计将在一个月后的6月30日正式实施。这一新的法规将原先推荐的GB/T 39901-2021标准提升为强制性要求,适用范围也扩大了,包括所有的M1类乘用车(如轿车、SUV、MPV等)和N1类轻型载货汽车(如微型货车、皮卡等)。这标志着,未来所有新上市的乘用车和轻型货车都必须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汽车安全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是一种前沿主动安全技术,它通过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障碍物。当存在较高的碰撞风险时,AEBS能够自动触发紧急制动,从而显著减少追尾、碰撞行人等交通的发生。据研究数据显示,安装AEBS的车辆可以减少38%的追尾,降低20%-25%的致命撞车风险,并减少25%-30%的受伤概率。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欧美日韩等市场,AEBS已经成为车辆的标准配置。自2022年起已强制要求M1/N1类车辆安装AEBS,而则规定到2029年前几乎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此系统。
此次的调整紧跟国际趋势,不仅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标准,也推动了汽车企业的智能化转型。目前在国内,AEBS的装配率并不均衡。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装配率达到了62.9%,但传统燃油车的装配率仅为56.5%。在车型方面,高端车型的装配率超过93%,但8万元以下车型的装配率仅为2.6%。随着新标的实施,低端车型将面临成本和技术上的双重挑战,但这也将推动全行业安全配置的普及。
除了强制安装AEBS外,新标还增加了对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通过引入仿真测试来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这一变化将直接影响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对高端品牌如特斯拉、蔚来、华为问界等来说是巩固市场优势的机会,而对中低端车企如五菱、比亚迪入门车型等则可能需要加速技术适配并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供应链企业如万安科技、豪恩汽电、锐明技术等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尤其是传感器和制动系统供应商。
尽管AEBS能显著提高车辆安全性,但强制安装也面临一些争议。成本问题是其中之一,低端车型若强制安装AEBS,可能会增加数千元的车价。现有AEBS系统还存在误触发或漏触发的问题。如何在实施新规的同时统一测试标准、避免夸大宣传,将是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同时行业内对于技术标准的认知差异也需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然而尽管如此,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AEBS的强制安装只是这一进程中的一环,未来车辆将集成更高级别的主动安全系统。此次新规的实施为智能汽车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的推动汽车产业正朝着更高安全标准迈进。这不仅将减少交通的发生也体现了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决心和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