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排水设施和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一、排水设施
(一)桥面设计应包含纵、横坡及泄水孔,以减少积水,实现防、排结合的效果。除基本的坡面排水,还需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管道,以构建完整的排水系统。
(二)汇水槽和泄水口的高度应比桥面铺装层低10至15毫米,且在泄水口边缘设有渗水盲沟。
(三)泄水管下端应至少伸出结构物底面100至150毫米。这些泄水管应通过竖向管道直接引至地面或雨水管线。其竖向管道需通过预埋件如抱箍、卡环、定位卡等固定在结构上。安装需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合理,避免冲刷基础。
二、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一)基层要求与处理
1. 桥面防水施工需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从事防水施工验收的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
2. 基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3. 基层表面的粗糙度根据使用的防水材料有所不同。当使用防水卷材时,粗糙度为1.5至2.0毫米;使用防水涂料时,粗糙度为0.5至1.0毫米。局部超过这些范围的粗糙度需用环氧树脂和石英砂处理。
4. 基层混凝土平整度应小于或等于1.67毫米/米。
5. 基层混凝土含水率在不同防水材料的要求下有所不同。如使用卷材及聚氨酯涂料,含水率应小于4%;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含水率应小于10%。
6. 基层处理可采用抛丸打磨等方法,确保表面清洁,无浮灰、杂物、油类物质和有机质等。
7. 水泥混凝土铺装及基层混凝土的结构缝内应清理干净,并填充密封材料。
(二)防水卷材施工
1. 在铺设防水卷材前,需先处理节点、转角、排水口等部位。
2. 环境气温和基面温度至少需达到5℃以上方可施工,且风力不得超过5级。禁止在下雨、下雪时施工。
3. 铺设卷材时,任何区域不得多于3层,搭接接头需错开500毫米以上,且不得形成通缝。
4. 采用热熔法施工时,需均匀加热卷材下涂盖层并压实防水层。使用多头火焰加热器时需注意与卷材的距离适中,防止烧熔胎体。热熔后的卷材应立即滚铺并均匀压实,不得有气泡。搭接缝处需将热熔的改性沥青挤压溢出。
(三)防水涂料施工
1. 防水涂料严禁在恶劣天气(如雨天、雪天)及风力大于或等于5级时施工。不同防水涂料对施工环境气温也有不同要求。
2. 涂料配料时不得混入已固化或结块的涂料。
3. 防水涂料宜多遍涂布,每层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进行下一遍。涂刷时,每遍方向宜与前一遍一致。涂层厚度应均匀,总厚度需满足设计要求。
4. 防水涂料的节点处理十分重要,尤其是转角及立面部位需按要求增强处理。
5. 道桥用聚氨酯类涂料需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混合均匀,严禁使用过期材料。
(四)其他要求
1. 防水层完成后,禁止车辆行驶和人员踩踏,并防止潮湿与污染。
2. 涂料防水层上严禁直接堆放物品。
3. 防水层上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需与防水材料的耐热度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