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和郑振铎汇编的《北平笺谱》,尽显文人气质的笺画。图片展示了该笺谱中的部分页面。
古人有言:“床头怪石神仙画,箧里华笺将相书。”虽非文房四宝,却更贴近心灵。这里的华笺,指的是比普通宣纸更雅致的笺纸。自纸张发明以来,文士们开始在纸上或绢本上创作书画,有时用精巧的笺纸写信或作诗。笺纸看似小幅、精致,用于书信则称为信笺,用于题咏则为诗笺。
现今所见的笺纸,多数为染上色、有图案纹饰的彩笺。过去也有单色素笺,以及带花纹的叫做花笺,都很常见。老派人写信很讲究笺纸,有时是彩色山水花鸟小品,有时则是金石汉瓦铭文图样,古香古色,妙趣横生。也有人将这些笺纸收罗起来,汇编成册,称为笺谱。
关于名笺的起始,要追溯到唐代的薛涛笺。薛涛,字洪度,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四大女诗人。薛涛的情史与诗文齐名,曾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监察御史元稹有过恋情。特别是她与元稹的恋情流传广泛。恋爱期间,薛涛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便独创一格,将植物花浸染宣纸,用花瓣进行雕刻,自制桃红小幅笺纸给爱郎元稹写诗,后人纷纷仿制,称其为“薛涛笺”。
宋人的雅致更胜一筹,北宋曾流行一种水波纹砑花笺,其中沈辽的《动止帖》为其精品之一。此帖原是沈辽给朋友问病的短札,沈辽擅长诗词,尤其精通书法,《动止帖》用笔逸气高古。此帖用水纹砑花笺,纸面洁白无瑕,字迹仿佛浮荡于流水之中,更显轻灵。另一说此帖用的是浮水印波纹花帘笺,制作方式与砑花不同,先在纸帘上做好纹理,抄纸时纸帘上凸起的纹理会留印在湿纸上,晒干后,纸面纹理处具有透光性,产生类似水印的暗纹。
知名的砑花笺还包括故宫博物院的苏轼《廷平郭君帖》。此帖用笔自如,意趣工拙,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此札书于满饰龟甲纹的粉笺上,六角形龟甲纹中皆有一只小乌龟,细致观看极其雅致,后世常模仿这种几何形粉笺。宋元之后的名笺题材更为丰富,至明末则有《萝轩变古笺谱》。此谱采用白描技法,雕刻精致细腻,设色清淡脱俗。
从《萝轩变古笺谱》与晚明的《十竹斋笺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笺纸的热爱与精细制作。鲁迅与郑振铎曾翻印《十竹斋笺谱》,鲁迅更将其赞誉为“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这些笺谱不仅是文人的创作工具,更是他们品味生活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通讯方式多种多样,但那种手写信的温情与韵味却是无法替代的。案头放着一堆笺纸,让人想起古人挥毫泼墨的情景。红色的笺纸曾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如《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诗会。现代人收到一封手写信,那份感动与愉悦是任何科技产品都无法比拟的。因为那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交流。尺牍之美在于墨香与笺纸的融合,那种真挚的情感是无法被机器复制的。即使时代变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珍视永远不会改变。(作者为艺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