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我们在观看热播的宋朝电视剧,例如《水浒传》时,会发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那些英勇的绿林好汉,外表刚强如虎,却偏爱在头上戴一朵的花朵,让人直呼辣眼睛。有些观众可能会感叹:“改编不是乱编”!
实际上,电视剧的改编和拍摄都是对原著的尊重。原著中的梁山好汉们本就有华丽丽的外貌描述。以阮小五为例,他常在自己的鬓边插上石榴花。甚至那位被称为“一枝花”的壮汉蔡庆,虽然外表粗犷,却天天在头上戴支簪花。这不禁让人感叹,这些江湖豪杰不仅有男儿气概,还透露出了一丝文艺气息。
对于宋朝男子簪花的习俗,有些人表示疑惑,这是否真的是宋代男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呢?
确实如此!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有时候更是社会生活的文学映照。宋朝社会中男子簪花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非常普遍。无论是皇族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热衷于在头上簪花。这种“骚气”行为并不只是宋朝独有的,但宋朝无疑将其推向了。
其实男子戴花的习俗古已有之,但在宋朝开始才变得极为流行。历史记载中,除了宋朝,唐朝也是戴花的热门时期。唐朝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一诗中,便描绘了插满头菊花的场景。可见,在唐朝戴花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主要集中在某些中。
两宋时期却将簪花这一行为推向了巅峰。历史上的男子大都追求阳刚之气,而簪花这种看似阴柔的行为,在宋代初期受到了大部分男子的排斥。例如司马光,被赐花时并不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只是让侍从帮忙拿着而已。
那么,这一充满文弱气息的簪花风俗是如何在宋朝流传开来的呢?其实,宋朝男子态度的转变离不开者的引领。
宋徽宗是彻头彻尾的簪花一族,他每次出宫游巡时都会簪花。他的随行侍卫侍从也都被要求要簪花佩戴花朵。宋徽宗还会用花来赏赐下臣或侍从们,这种来自皇上的赏赐,让很多人对簪花趋之若鹜。例如宋真宗曾在宴会上将头上戴的牡丹花赏赐给寇准。
虽然赐花这一行为是宋朝者笼络臣子的方式,但在那些宋朝文人士大夫看来,能够得到皇上的赐花是一种身份上的殊荣。这种簪花现象逐渐传到了民间,无论年轻小伙还是七旬老头,都热衷于簪花。这真是“真香”打脸了!
各个阶层的男子对簪花热衷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朝中大臣簪花是表现自己显赫地位的方式。皇帝赏赐的花朵珍贵无比,是权臣们身份的象征。而对于宋朝文人来说,簪花则是一种展现自己高尚品德的方式。他们常常用簪花来形容自己的品行高洁、不入俗流。至于百姓之间,互赠簪花则是一种拉近感情、互相祝愿的方式。人们认为花儿永远美好,将簪花作为信物互送,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宋朝男子簪花的习俗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难以理解,但却是宋代社会审美观念转变的体现。宋始追求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为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如果换成是我们,会不会也迎合潮流给自己头上簪一朵小花呢?说不定会更具一番风味,走在街上肯定回头率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