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深圳最繁华的三个区

深圳最繁华的三个区

在深圳这座城市,如果你待过的话,都知道它被分为关内和关外两部分。关内主要指的是南山、福田、罗湖和盐田等几个区域,其他的区域则被称作关外。那么,同在一个城市之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划分呢?这要从深圳的历史背景说起。

深圳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重大决策。当时,由于经济困难和粮食短缺,人们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与此香港地区的繁荣景象吸引了深圳的目光。于是,在1978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宝安大逃港事件。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决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最初的特区范围仅限于南山、福田、罗湖和盐田等几个区域,共约327.5平方公里。而当时的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和大鹏等地区则被排除在特区之外。为了管理特区,设置了一条长达84.6公里的作为边界线,这就是深圳的二线关。这条沿着山脊草丛修建,高度达到2.8米,目的是严密管控特区的出入。

那么为什么称之为二线呢?因为深圳与香港之间还有一条一线的管理线。深圳与香港之间的边界管理线是一条依托深圳河构建的防线,被称为一线关。为了区分这两条管理线,特区的边界管理线被称为二线关,而深港之间的边界则称为一线关。

在上世纪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几年里,进出特区需要边防证。从非特区进入特区的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入关”,反之则为“出关”。入关出关必然有关口,而二线关的关口有哪些呢?例如梅林关、布吉关等,这些关口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当时,这些关口的人流众多,交通繁忙,想要稍微迟到一分钟都是奢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逐渐扩大到了整个深圳地区。新修建的通往关内的道路不再设置关口。到了2010年,深圳地铁迎来了大发展,特别是梅林关、布吉关的民乐站和草铺站等地方逐渐融入了现代氛围,原有的关口检查显得不再和谐。在2013年,梅林关启动了拆除工作。如今,深圳二线关曾经严格的管理已经逐渐消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尽管现在的深圳已经变得非常繁华,但人们依然难以忘记那段记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沿着二线公路从西至东走一遍,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当年的和检查站。尽管过去的关内关外之分依然存在在我们的记忆中难以抹去。在深圳的记忆里抹去或遗留下来的这两分关系伴随着历史已经变们生活中永恒的记忆 。尽管已过去了许多年对曾经刻骨铭心的关卡也有了改变和完善但它的记忆还是犹如昨天才发生一样 。但是如今这座城市的繁华已经超越了过去的界限成为了新的历史里程碑。深圳二线公路梅林关深圳历史经济特区发展。


深圳最繁华的三个区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