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的一次公告中,Arm正式宣布了其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该公司将发行9550万股ADS,每股定价为51美元,这代表着每股ADS代表1股普通股。此前预估的发行价格在每股47美元至51美元之间,现在的定价显示市场对认购公司股票的热情高涨。
基于这一发行股票及其总股份权重等条件计算,Arm的总市值约为520亿美元。就在两天前,台积电在特别会议上同意参与Arm的IPO,投资额为1亿美元。在此之前,包括AMD、苹果、半导体EDA巨头Cadence、谷歌、英特尔、联发科、英伟达、三星电子、新思科技和台积电等公司在内,均表示有兴趣作为基石投资人参与竞购Arm股份,合计投资约7.35亿美元。尽管这些意向基石投资人入股的金额占Arm实际股份数不到2%,但市场的热烈追捧凸显了Arm的重要性。
Arm因其独特的地位在半导体上游IP行业中备受关注。长期以来,Arm占据了智能手机CPU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并在半导体IP行业中以4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随着手机市场的成熟和饱和,Arm未来的增长动力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今年,以GPU为核心的并行计算需求激增,主导这一市场的多为闭源生态公司,而Arm在CPU领域具有优势,它如何抓住生成式AI的机遇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在回应这一问题时,Arm在招股书中提到,新技术如AI、机器学习等所需的算法模型可能并不适合其通用CPU产品,这将影响其产品在芯片中的重要性,并考验Arm对新技术的研发进展。考虑到英伟达对Arm的技术能力表示认可,如其在Grace CPU产品中采用了Arm的Neoverse V2核等技术,Arm仍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
对于如何迎接新一轮的AI浪潮,半导体资深分析人士姚嘉洋认为,Arm需要关注其NPU产品系列在生成式AI领域的解决方案。他同时指出,Arm的GPU主要聚焦在边缘计算领域,与英伟达的GPU在高算力领域的应用场景不同。他也提到了Arm在终端侧生成式AI应用落地的可能性。
除了关注AI领域的发展,从投资角度看,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和想象力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最近的财务年度中,虽然Arm的业绩有所下滑,但其在多个领域的拓展为其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包括云计算、网络、汽车、物联网等领域都是Arm未来的增长点。Arm也在扩展其设计能力,提供更为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以抓住更多的市场机会。
此次上市过程中,Arm的基石投资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高通并未参与基石投资阶段,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二者之间的未决诉讼。高通与多家公司联合成立的RISC-V公司也对Arm的未来竞争产生影响。姚嘉洋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竞争现象,RISC-V的出现可能会带来新的竞争和挑战,但短期内对Arm的市场空间影响不大。长期来看,RISC-V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有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