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以一句俗语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妥或思维混乱:“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样的说法流传甚广。在医院这样的场合,当我们通过CT检查被提示存在“脑积水”,这时大家可能会问:“医生,我的脑积水是不是意味着我的脑子真的进水了?这病严重不严重?会不会对我的大脑造成伤害?该如何治疗呢?”
那么,脑积水真的是我们常说的“脑子里进水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生成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等原因导致的,脑脊液在颅内异常积聚,具体表现为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的异常扩张。这种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大脑真的被水所淹没。
脑积水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是正常压力脑积水(NPH),这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NPH主要分为特发性脑积水(iNPH)和继发性脑积水(sNPH)两种类型。继发性脑积水有明确的原因,如脑、颅内感染、颅脑损伤或脑部手术等;而特发性脑积水的临床病因则不明确,但多发于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发性脑积水的起病过程十分隐匿,病程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如何早期识别这一疾病变得至关重要。
老年人行走缓慢、步态不稳是脑积水的首要表现。这种步态被称为磁性步态,因为患者行走时双脚仿佛被粘在地面上。一旦受到外界干扰,患者容易失去平衡,可能出现起步或转弯困难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是得了帕金森病,但经过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出现摔伤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应考虑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可能性,外科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科室。
尿频、尿急、尿失禁也是脑积水的表现之一。老年男性可能因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导致功能障碍,而老年女性则可能因盆底功能不全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在泌尿外科对症治疗无效后,应考虑是否患有特发性NPH相关的功能障碍。
也是脑积水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迟缓、冷漠、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等症状。病情初期常常因健忘、反应迟钝而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被误认为是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外科可能是此时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除此之外,脑积水还可能表现为头痛、抑郁、躁狂、偏执、头晕以及睡眠时间延长等症状。
当中老年人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失控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时,不要自暴自弃,因为这有可能是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表现。这种疾病虽然严重,但并非不可治疗。目前,瑞金医院NPH中心已经成为脑积水中心单位,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NPH并提高其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撰文:外科孙青芳 编辑: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