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数学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掌握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能够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和计量时间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珍惜意识,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秒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1. 认识钟面上的秒
(1)观察时钟,发现秒针的特点。
(2)体验1秒钟的长度,通过“滴答”声感受。
(3)认读秒数,掌握秒针走一大格的时间。
2. 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观察秒针走一圈的过程,发现分针的变化。
(2)小组合作,探索1分=60秒的关系。
(3)练习体验1分钟的长短,感受时间的流逝。
三、巩固练习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活动如画画、写字等体验1分钟能做什么,让学生感受时间的价值。
四、小结回顾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不足。强调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五、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P62例1、例2)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时间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例1教学:将时间转换为分钟的计算方法。(1)教师演示钟面模型,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2)引导学生将小时转换为分钟进行计算。(3)学生尝试计算并反馈答案。(4)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例2教学:时间的计算。(1)投影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2)学生讨论回答,尝试计算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3)教师讲解计算时间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方法。(4)学生练习计算时间差并反馈答案。三、巩固练习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方法。强调时间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五、教学感想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