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梦想天堂》成为杭州市市歌,让人们再次关注起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杭州何以赢得这样的美誉?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南宋时期,杭州的城市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那时候它被称为“临安城”。那么,临安城与今天的杭州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在临安城遗址从事了近考古工作的学者孙媛,与资深童书绘本作者陈伟合作推出了科普绘本《探秘大宋临安城》。这本书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带领读者从十二处遗址出发,走进南宋街头,品味宋韵之美,探寻尘封的历史。
好消息是,这本书的新书首发式将于2024年9月7日在杭州博物馆举行。浙江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原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教授将亲临现场,与作者和其他嘉宾共同分享。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一睹包伟民教授为《探秘大宋临安城》所写的导读。
包伟民教授在导读中提到了杭州从南宋临安城到如今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历程。他指出,杭州并不是先天地理条件最出众的城市,也不是倾斜的重心。那么,这座兼具财富和美丽的城市是如何造就的呢?答案是千万“杭州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创造的结果。
想要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们的付出,我们需要像读书一样去“读城”。跟随考古学家的步伐,了解他们发掘的考古遗址,拼凑出关于南宋临安城的全貌。有学者曾说:“城市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探寻城市经历这种神奇的‘心灵状态’并不容易,却又充满魅力。”对于成年人和少年儿童都是如此。
《探秘大宋临安城》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关于一座城市的心灵状态、风俗习惯与思想情感的探索。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杭州这座伟大城市的过去,尤其是南宋临安城时期的辉煌。
什么是“读城”?怎样“读城”?包伟民教授指出,“读城”是深入了解、细细品味一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相较于一般通过书本的“阅读”,“读城”更强调实地、具象与全方位的体验。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实生活,“读城”是将城市的心灵状态、风俗习惯与思想情感阐发出来。
《探秘大宋临安城》一书通过截取有趣的考古片段,讲述八百年前的杭州城的故事,包括城市规模、皇室居住地点、办公地点以及百姓生活等。通过一个个历史遗迹的探究,读者可以感受到城市历史的触手可及,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如果将阅读的视角古今打通,观察南宋临安城考古遗址的前世今生,收获将更加丰厚。例如,从南宋临安城的御街到现代的中山路,从古代的水井、西湖引水工程到现代的自来水系统,再到近期的杭州千岛湖配水工程,这些展示杭州城市千年发展肌理的例子,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儿童读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