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葵并不陌生,锦葵科下的扶桑、木槿、木芙蓉、蜀葵、金铃花等都是常见的植物。对于锦葵科的“长”——也就是锦葵,我之前却从未见过。直到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老师分享的图片,我才得以首次目睹它的风采,它的外观小巧精致,令人印象深刻。
前不久,我在找房子的小区里意外发现了锦葵的身影。令我惊讶的是,这户人家的主人不仅种了锦葵,还种了蜀葵和木槿,三种植物和谐共生,仿佛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植物家族。(注:在植物分类中,“科”对应的是Family,可以理解为“家族”,因此在植物圈子里常常用“这是哪家哪家的”来形容。)
锦葵(学名:Malva sinensis)是一种属于锦葵科的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其学名的属加词“malakas”意为“使软”,指的是它柔软的叶子(叶圆心形或肾形,具有5-7个圆齿状钝裂片)。种加词“sinensis”则表示它来自。
锦葵还有一些别称为钱葵、小钱花、金钱紫花葵和棋盘花等,这些别称都指的是它的果实的形状像铜钱一样(果扁圆形,分果爿9-11个,肾形)。虽然现在是6月,但我将在几个月后补充更多的图片。还有其他的别名,我暂时还没有想好解释,所以先不提及。它的花色为紫红色或白色,直径在3.5-4厘米之间,花期为5-10月。其中白色的花朵常被用作材。
在查找锦葵的资料时,我无意中发现了“锦葵姑娘”的漫画图。虽然一开始觉得熟悉,但并未立即认出。后来才了解到,“花花姑娘”是画师桑诶姆的原创系列图片,其中包括木槿姑娘、桃花姑娘、紫罗兰姑娘等等,而锦葵姑娘是其中的一员。
有人形容它的绿色圆形小果实像荷兰的起司。它的别名也叫“妖精的起司”、“起司之床”等,花语是“风味”。据说受到这种花祝福的朋友,具有独特的魅力,需要细心品味才能发现其美。虽然我对这些说法半信半疑,但还是愿意相信好运。
我还想分享一下与锦葵同属于锦葵属的一种植物——冬葵。它又被称作葵菜。虽然在我家乡还能见到,但现在种植的人已经很少了。李时珍在书中写道:“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种之者颇鲜”。这说明至少在明朝时期,它就已经不再是主要蔬菜了。在古时候的文学意象中,“葵”指的就是它,而不是现在常说的向日葵(那是明朝才引进的)。带“葵”字的植物大多具有黏黏的特性,而葵菜的另一个名字也叫滑菜。与锦葵相比,虽然它们都属于锦葵属,但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我将在未来单独分享更多关于冬葵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