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的故事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贴春联时,因喜爱他字迹的人们屡次将其贴的对联悄悄揭走。到了除夕之际,为了避免再次被人揭走对联,王羲之采取了特别的办法。他写了一幅对联后,故意将其上下剪开,各贴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人们见其内容不吉利,便不再揭走。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再将剩余的部分贴上,完成了对联:“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人们看到这一幕,无不拍手称绝。
关于王羲之的书法,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以他的《圣教序》为例,让我们深入探讨其中几个单字的写法。
对于“兴”字,其上半部分呈密集下半部分稀疏之状。上方的竖画并非完全平行,而是要有粗细、长短及倾斜角度的变化。长横笔画左长右短,最后的两个点画要分散并加强呼应。
对于“基”字,整体字形较高。上方的两个竖画向内倾斜,下方的撇捺要有点低高之分,“土”字的横画不宜过长。
再来看“乎”字,书写时要注重连贯性。第一笔的撇画较为平直,竖钩整体靠右,线条之间的呼应状态非常强烈。
至于“西”字,书写时要感受其动感。两侧的竖画左圆右方,中间的两笔竖画要整体靠左并微向内倾斜。
对于“土”字,下横不宜过长,整个字形偏瘦,最后的点画要写出纵向的姿态,同时要注意线条之间的呼应关系。
接下来是“腾”字,左侧较小,右侧较大,形成左低右高的态势。右侧笔画较多,撇画作为主笔要写得比较长,并且收笔处要呈现撇低捺高的姿态。
再来谈谈“汉”字,左侧的三点水要展现出线条的弹力,右侧则上收下放,呈现出上密下疏的态势。
最后是“庭”字,第一笔点画靠右,“手”部分的竖钩向外倾斜且有轻重变化,“之”字呈钝角形态,与“厂”字之间要留出空白。
以下是书法知识加油站:
一、找主笔:要根据字的结构找出主笔并突出其重要性。如左边有撇则左舒,右边有捺则右展。上下相同的字上部略小,下部放宽;横若写长则撇必短,反之亦然。
二、做对比: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有竖时右边要长;隹字在时单人旁要长;左竖右横时竖要写低等等。
三、包围结构:左半包围时要偏右,右半包围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要长等等。希望这些关于王羲之书法知识的分享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本号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